匿名回答于2023-10-01 20:32:00
压榨法又分为普通压榨法和螺旋压榨法两种。普通压榨法是一种在大豆上加压的方法。这种方法已不大使用,特别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几乎不用。螺旋压榨法是在水平装置的圆筒内安装有螺旋轴,经过预处理的大豆进入螺旋压榨机后;一边前进一边将油脂挤压出来。这种方法可以连续生产,但在榨油过程中,因摩擦发热,蛋白质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
浸出法制油是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溶剂,通过润湿渗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的作用,将料坯中的油脂浸提出来。然后,把溶剂和脂肪所组成的混合油进行分离,回收溶剂而得到毛油。我国制油工业实际生产中应用最普遍的浸出溶剂有已烷或轻汽油等几种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其中轻汽油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溶剂,但最大的缺点是易燃易爆,成分复杂,沸点范围较宽。浸出法出油率高达 99 %
匿名回答于2023-09-19 01:12:53
(1)压榨过程
食用油压榨方法分为机械压榨(分为高温物理压榨和低温物理压榨)和溶剂压榨(也称浸出法)。
高温物理压榨法,先用螺旋式的压榨器将油籽压碎,然后经过120℃高温、高压将油压榨出来。
浸出法一般采用的溶剂是乙烷(六号轻汽油),乙烷能将油籽中百分之九十八的油榨出。之后,再议150℃高温将溶剂蒸发。一部分乙烷会留在油内,乙烷对人体有害,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大。
因为生产效率问题,一般大型食用油制造厂都会采用溶剂和高温高压来提取油籽的油分。但高温对油的质量破坏影响也很大。
匿名回答于2023-09-19 0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