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安史之乱是怎样发生的啊?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1]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他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对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却利用职权,专横独断。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更是排斥异己,贪污受贿,使政治日益败坏。加上当时土地兼并剧烈,贫富悬殊严重,政治、经济、社会渐呈衰败之象。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径,藉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

匿名回答于2023-11-06 14:16:15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乱爆发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匿名回答于2023-11-03 02:37:22


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位河东、河北边疆节度使在中央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加入了叛乱,并最终于755年发动了大规模反唐叛乱,形成了安史之乱。

他们叛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对唐朝中央政府不满,对既得利益的维护以及对自身的野心和欲望等等原因。

匿名回答于2023-11-03 02:37:23


安史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节度使掌握政权,推动了藩镇割据地方势力的加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打破了唐王朝统一局面,藩镇割据势力利益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在经济方面,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江南的经济没有遭到破坏

匿名回答于2023-11-03 02:37:2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