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学子毕业叫什么?

古代对毕业的雅称叫出师,即徒弟期满学成,一般用于在学堂或者私塾完成学习,也可以是跟师傅学成手艺出师。

古代正经的学校是没有毕业一说的,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比如孔子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终生追随的。

古代拜师的仪式也很郑重、严谨,拜师需要准备六礼,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干瘦肉条,表达对师傅的尊重,也表示弟子的心意。

除此之外还要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从业的虔诚,也希望自己学业有成。

有些还要接受师傅训话,希望学生做人要清白,学习要刻苦等

匿名回答于2023-11-20 10:05:43


古代对毕业的雅称是出师。出师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完成从师学艺,第二种是率兵征讨。出师可见于《左传·文公十六年》:“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

毕业的意思是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本校学习的课程,也可以引申指小结、休止。

匿名回答于2023-11-17 22:33:08


古代对毕业的雅称为出师。古代没有正经从学校毕业的说法,在考中功名之前的学习没有毕业,只有学满,称作出师。出师一词最早出自诸葛亮所著的《出师表》,而毕业一词则最早见于清代全祖望的《刘继庄传》:“凡继庄所撰著,其运量皆非一人一时所能成,故随言之甚殷,而难於毕业,是亦好大之疵也。”

匿名回答于2023-11-17 22:33:16


在古代,毕业时被称为“授衣”、“衣冠禄位”、“袍笏登科”等雅称。

    “授衣”是指毕业生在老师的授予下穿上学士袍,象征着成为了学士。这个称呼流传至今,仍被用于一些高校的毕业典礼上。

    “衣冠禄位”则是指毕业后即可得到官职和俸禄,意味着成功地跻身社会上层。这个称呼主要出现在唐代。

匿名回答于2023-11-17 22:33:23


古代学子的毕业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在古代中国,学子通常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学子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得相应的成绩后,可以获得举人、秀才、进士的称号。这些学位并不被称为“毕业”,而是以特定的称谓来体现他们的地位。

匿名回答于2023-11-17 22:33:4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