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语源于中国古代的《诗经》中的《七月》篇,其中有一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斩关,四之日蒲刈,五之日禁启,六之日无事,七之日同房,八之日异姓,九之日同声,十之日同德。
”其中“七之日同房”就是指七个同学一起住在一间房间里,一起学习、生活,互相帮助。
后来,“七同高歌”就成为了形容团结、协作、互助的词语。
在现代社会中,“七同高歌”也被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协作、互助的精神。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有相互协作、互相帮助,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因此,“七同高歌”也成为了一种团队精神,鼓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匿名回答于2023-11-20 10:07:27
匿名回答于2023-11-16 13:08:13
匿名回答于2023-11-16 13:08:14
七,汉语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七”本义为切断,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七”就借为数词,本义则淹没不闻;由数词“七”引申出与此相关的一些义项,如“七体”,指汉赋中一种以七段问答为主题的文学样式;按阴阳学说,七是由阳转阴的分界,故人死后,每七天一祭,俗称“七”,至七七四十九日,称为“满七”。
同(拼音:tóng、tò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一般认为由一种四人抬东西的用具的象形和“口”组成,表示四人用口令协调行动。同的本义指合力、会合,引申为“相同、一样”,又由此引申出“一起、共同”。当“同”表示引进动作的对象,或指引进比较的事物时,虚化作介词。同又表示和的意思,作连词用。以上义读tóng。“同”又读tòng,用于“胡同”一词,胡同指小巷子。
高(拼音:gāo),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为上下距离大,引申指上下的距离,又引申指山陵、高处,由此义又可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
歌(拼音:gē)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歌在金文中写作“诃”,形声字,从言可声。篆文写作歌,从欠哥声。歌的本义有名、动两用,作名词指歌曲,即配乐能唱的文辞;作动词指按一定旋律演唱歌曲。现代无论有无音乐伴奏的唱都可以称为歌。歌又指一种旧诗的体裁。
匿名回答于2023-11-16 1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