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人始终秉持不生气、不抱怨、不折腾的态度,积极进取,努力奋斗,为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而不断前行。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3:33:23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2:58:24
毕竟人只能活一辈子,所以做一些不后悔的事才最重要。人一定要有梦想。
年少可以轻狂,但不能无知!
中年可以放纵,但不能不节制!
老年可以安享,但不能倚老卖老!
珍惜眼前人,做好身边事,这样心灵才会圆满。我也是只做到了家有双亲不远游,共勉!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2:58:58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3:19:55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6:49:58
人生不会苦一辈子,会苦一阵子,
只是每个人的一辈子和一阵子都不一样……
匿名回答于2019-12-03 01:28:00
一些人之所以感到处世艰难并不是因为外在的原因,而是自己的思维观念和处世方法出现了问题,愤世嫉俗、圆滑世故、投机取巧、烦闷、暴躁、怨忿、折腾等等,好像整个世界都在跟自己过不去。
这个世界是很公平的,没有人一辈子都辉煌,也没有人一辈子都落魄,辉煌与落魄只是一时的,关键是看我们用怎样的心态面对。
智慧的人始终秉持不生气、不抱怨、不折腾的态度,积极进取,努力奋斗,为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而不断前行。

(一)不生气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令自己心情不愉快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忙碌奔波,本来就很辛苦,再遇上这些烦心的事,真的是想不生气都很难:早上上班挤车时跟人吵架,心情不爽;合租的人一身生活恶习,不好明说;老板最近常给自己脸色看,内心纠结;老婆每天都有琐事打扰自己,没完没了??不仅会因为某个人,也会因为某件事生气,如果找不到知心人倾诉心中的郁闷,我们就会在心里生闷气。长此以往,爱生气也就不知不觉地成了一种坏习惯。
当“生气”成为坏习惯之后,它就会像紧箍咒一样令我们苦不堪言。心灵一旦陷进了“生气”编织的牢笼,你就会瞧谁都不顺眼,对任何事都牢骚满腹。久而久之,负面的情绪和不顺心的状态,会使你的心情愈加糟糕,心态愈加恶劣。

其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可以“不生气”。没有哪一种生活是完美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习一些不生气的方法,凡事想开一点,消消气,减减压。面对别人的成功,面对现实的无奈,要想开心幸福地过好日子,就必须多看生活中好的一面,努力做到心平气和。
生活是一面镜子,不生气的人从镜子中看到的是“不生气”的生活;心态积极的人从中看到的是生活中阳光普照,绿树成荫。世界上每件事都是公平的,得与失总会交替存在,停止“生气”,让周围的一切不如意都因为你的“不生气”而改变。
“不生气”是一种神秘的“解药”,它能治愈习惯抱怨的人,打扫掉每个人心中的垃圾,再把好心情传递给周围的人。因为自己的事而生气,就试着接纳自己的错误;因为别人的事而生气,就试着把生气转化成宽恕。这样一来,你的生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巨大改观。
为什么做人不生气很难呢?那是因为我们在生存的压力下、在名利的诱惑下,滋生了自私、虚荣、贪欲、势利、妒忌、憎恨、报复、固执、傲慢??生活一旦被这些浮躁的心理状态所颠覆,痛苦和烦恼便会不期而至。既然如此,何不从今天开始,以“不生气”的态度去看待贫富、成败与磨难,以淡泊名利、荣辱不惊、宽容仁慈的心态去踏踏实实地生活,感受生命的快乐呢?

本书会告诉我们如何心平气和地生活,如何经营快乐幸福的人生。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心情,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工作生活,不生气都是一个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每天保持“不生气”的状态,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无论面对同事还是家人,你都会充满微笑,拥有乐观与平和之心。尽管我们无法做到永远不生气,但可以每天少一点生气,多一点快乐。好生活是从不生气开始的,放下心灵的包袱才能自在地度过每一天。就让书中这些充满不生气的智慧的故事,告诉大家如何正确驾驭自己的心灵和人生吧。
(二)不抱怨
你觉得自己现在心情愉快吗?你数过自己每天会为几件事劳神费心吗?你是否经常抱怨碰到郁闷的事儿并因此牢骚满腹?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的压力,每天都有人不是抱怨这个人就是抱怨那件事,甚至有的人从早到晚不停地抱怨:早上上班挤公车跟人吵架,心情不爽;合租的人一身烦人的生活恶习,不好明说;老板最近常给自己脸色看,内心纠结;老婆每天都会用琐事烦自己,没完没了??我们不仅会针对某个人,也会针对某件事抱怨,一旦找不到知心人倾述心中的抑郁,我们就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长此以往,抱怨也就成了一种不自觉的习惯。
当抱怨成为坏习惯后,它就像紧箍咒一样令我们苦不堪言、无法自拔,对他人、对自己都没有任何好处。心灵一旦成了“抱怨”编织的牢笼,就会看谁都不顺眼,对任何事都不满。实际上,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或许真的是我们的心灵太过沉重了,需要减点压,放轻松。

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发发牢骚、吐吐苦水很正常,但千万不要让负面的抱怨情绪和不顺心的状态把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使心态变得更坏。比如,当你总是抱怨世界上没有一个好老板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种下一个“不相信有好老板”的结论。即使遇到了相对好的老板,你也会从心底对他产生怀疑,这样一来,你还能在公司安心工作吗?如果给心灵减点压,换成另一种心态,以专注和感恩之心在职场工作,你就会自然营造出有利的工作氛围。
为什么我们总是活得很累?因为我们的压力太大了。过于沉重的心灵负担,让我们变得小心眼,过分在乎自己的付出,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所得,或是偏执地认为自己的所得远远小于付出。
生活是一面镜子,不抱怨的人从镜子中看到的是不抱怨的生活,心灵轻盈的人看到生活总是绿树成荫、阳光倾泻。世界上每一件事都是公平的,得与失总是交替存在的。停止抱怨、放开心灵,让生活继续流动,让周围的一切不如意都因为你的不抱怨而改变。
“减压”真就是一种神秘的解药,它能治愈习惯抱怨的人,打扫每个人内心的垃圾,再把好心情传递给周围的人。给自己减压,给他人减压,给世界减压,这是我们都应该做的事。
不妨这样去想:如果因为自己的事抱怨,就试着学会接纳自己的错误;如果因为别人的事而抱怨,就试着把抱怨转化成宽恕。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你的生活便会有巨大的改观。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3:23:03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5:46:59
有些人颓废一生,整天待在家里面,无所事事。不愿意工作。听不得人批评
另外一些人却不会颓废一生。为了生活,每天忙忙碌碌,跌倒了再站起来,继续往前走。难过了,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一笑,生活还得继续,加油。
其实人的一生也就是,怎么看待自己。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年轻的时候选择安逸,那么肯定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3:30:42
以下是我总结的人生时间段规划,以每十年为一个时间段,仅供参考:
0-10岁
婴儿伊始,嗷嗷待哺,纯真烂漫,0-10岁应该是人的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无忧无虑,尽量多地让孩子把想玩的都给玩了。父母不应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太多的约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别总对孩子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应该多让孩子接触探索世界,开发孩子的创造性。
10-20岁
豆蔻年华,青春叛逆,冠礼笄礼,10-20岁的人思想慢慢成熟,开始有了小烦恼,但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知识。虽然有了小烦恼,但接触到的还是一个很纯洁的世界,加上一点点的成熟,开始懂得思考,理解能力大大提升,接受能力很强。纵然有青春的叛逆,父母还是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成长,因为这是一个最适合读书的年纪。
20-30岁
读大学,谈恋爱,步入婚姻的殿堂,20-30岁从半社会步入社会,从一个人变成一个家庭,懵懂与责任同在。大学的半社会还是比较纯洁,适合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不以结婚为目的,只为那瞬间的怦然心动。当然如果能一直恋爱到结婚那就更好,毕竟相互之间感情基础深。
30-40岁
上有老,下有小,但幸好父母还健康的阶段,必须把握好发展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阶段,人的思想更成熟,有了一些资本,也有了一些人脉,该开始自己的事业了,毕竟打工是仅仅维持生活而已,要为家庭创造更大的可能性,还是要有属于自己的事业。
40-50岁
这个阶段,父母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前,孩子也逐渐长大,各种开销花费也变得很大。有了前一阶段的积累,在经济上没有太大压力,还可以自己合理安排时间顾及家庭,伺候父母,陪伴孩子,当然还有你的她。
50-60岁
孩子长大了,开始离开自己,放手让他到外面闯,自己还有自己的事业,也可以增加一些新的投资,与世界并轨至少不至于落伍。这个阶段处于半退休状态,自己的身体也可能出现一些状况,要多注重保养,多登山、散步,甚至可以去做一些适合的健身。
60-70岁
真正的退休来了,趁着还有心有力,和老伴世界各地到处走一走,好好领略一下世界的自然风光。国人传统观念要改变了,不要到老了还要围着孩子孙子转,为他们各种担忧、顾虑。孩子是你培养的,在你身边言传身教,相信也有自己的规划
匿名回答于2019-07-11 02: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