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强德育实效。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优化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育人载体,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建设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编好用好《我的家乡》乡土文化读本。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创造本领。
(三)强化身心健康。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开展奥运项目进校园活动,构建循序渐进、科学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每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建立学生营养餐改善长效机制,推进中小学智慧餐厅建设。加强校医队伍建设,规范配备卫生技术人员。加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力度,建立共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机制。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筛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四)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支持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艺术团队,每名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到中小学兼职任教。推动公益性艺术场所为学校提供服务。充分利用高校美育资源,辐射带动中小学提升美育水平。
(五)加强劳动教育。建立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健全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为支持的劳动教育体系。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建设全区中小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
匿名回答于2023-10-05 20:53:58